配制培养基的步骤?
培养基的配制:
1、配料:在容器中加入少量水,按照配方称取各种药品,加足所需水量(一药一勺,取药后立即盖上瓶盖)。
2、溶解:淀粉溶解:少量冷水调成糊状,加热溶解,特别是加有琼脂的培养基,一定要煮沸,琼脂的熔解温度95-97℃ ,且需要边加热边搅拌以防止烧焦。
3、调PH:用1N的盐酸或1N的 NaOH把培养基调节到所要求的值。
4、过滤:滤纸或棉花进行过滤。
5、分装:一般培养基放在三角瓶或试管中灭菌使用。
(1)三角瓶
若作静置培养,则10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最多不能超过15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否则灭菌时培养基沸腾容易污染棉塞,造成染菌;若作摇瓶培养,则15-20ml培养基/250ml的三角瓶,保证通气良好。
(2)试管分装
液体培养基一般装4-5ml,约试管的1/4高度。
固体斜面培养基一般装3-4ml,约试管的1/5高度。
6、包扎:分装好后,塞上棉塞,在用牛皮纸将棉塞包裹好,防止灭菌时水份进入把棉塞弄湿。
7、灭菌:按配方上要求的温度、压力进行高压蒸汽灭菌。如果灭菌的温度太高,营养成分会被破坏,培养基中的糖、氨基酸会使培养基的颜色变深。
8、摆斜面:灭菌后需要摆斜面的试管要趁热斜着摆放,使其凝固成为一个斜面,约占试管长度的1/2。
9、贮存:培养基在30℃下放置一天,无污染的即可使用。一般用牛皮纸包裹好存放于2-8℃冰箱中备用。
扩展资料:
培养基制备有几个主要步骤
培养基制备的四个主要步骤:
1、计算:根据培养基配方的比例,计算各种成分的用量;
2、称量:准确称取各种成分;
3、溶化:将各种成分加入烧杯,加热,用玻璃棒搅拌溶解,加入琼脂使其熔化后,补加水至一定量;
4、调节PH值。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培养基制备的基本过程如下:
(1)调配成分按培养基组成准确称取各成分用量,加一定量蒸馏水使其充分混合:
(2)溶解将调配好的混合物经沸水浴使其完全溶解。
(3)将pH调至适宜值,一般是7.2~7.6。
(4)滤过澄清自配的培养基通常有一些混浊或沉淀,需滤过澄清后方可使用。
(5)分装按制备目的将培养基分装于不同的容器内,如试管、三角瓶等。
(6)灭菌根据培养基成分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温度及方法进行灭菌。由耐热物质配制成的培养基常以103.43kPa灭菌15~20分钟;含糖培养基以68.95kPa灭菌lO~15分钟;富含蛋白质的培养基需用血清凝固器灭菌。
(7)质量检验培养基制备后需进行无菌试验和效果试验以检查是否合格。
(8)保存制备好的培养基应注明名称、制作日期,存放在冷暗处或4℃冰箱里。
培养基制备的流程
培养基制备的流程如下:
向容器内加入所需水量的一部分,按照培养基的配方,称取各种原料,依次加入使其溶解,最后补足所需水分。对蛋白胨、肉膏等物质,需加热溶解,加热过程所蒸发的水分,应在全部原料溶解后加水补足。
用pH试纸(或pH电位计、氢离子浓度比色计)测试培养基的pH值,如不符合需要,可用10%HCl或10%NaOH进行调节,直到调节到配方要求的pH值为止。
用滤纸、纱布或棉花趁热将已配好的培养基过滤。用纱布过滤时,最好折叠成六层,用滤纸过滤时,可将滤纸折叠成瓦棱形,铺在漏斗上过滤。已过滤的培养基应进行分装。如果要制作斜面培养基,须将培养基分装于试管中。
如果要制作平板培养基或液体、半固体培养基,则须将培养基分装于锥形瓶内。分装完毕后,需要用棉塞堵住管口或瓶口。堵棉塞的主要目的是过滤空气,避免污染。
棉塞应采用普通新鲜、干燥的棉花制作,不要用脱脂棉,以免因脱脂棉吸水使棉塞无法使用。培养基灭菌后,如制作斜面培养基和平板培养基,须趁培养基未凝固时进行。
培养基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植物或动物(或组织)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组合配制而成的营养基质。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维生素和水等几大类物质。
知识拓展:
培养基既是提供细胞营养和促使细胞增殖的基础物质,也是细胞生长和繁殖的生存环境。培养基种类很多,根据配制原料的来源可分为自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根据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
植物组织培养一般的的流程
植物组织培养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建立无菌体系,即外植体及培养基的消毒、接种,获得愈伤组织或器官。
(2)进行增殖,不断分化产生新的植株,或直接产生不定芽及胚状体,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进行继代培养,以达到大量繁殖的目的。
(3)将植株转移进行生根培养,可以转入生根培养基,也可以直接切取进行扦插生根。
(4)试管苗过渡,即试管苗出瓶后进行一定时间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过程。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
固体培养基的制备的过程如下:
1、确定配方:根据所需的微生物种类和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培养基配方。通常,固体培养基的配方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和琼脂等成分。
2、称量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准确称量所需的原料。对于固体培养基,琼脂的用量通常为1.5-2%,而其他成分的比例则根据具体配方确定。
3、混合原料:将称量好的原料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对于一些需要加热或溶解的成分,如琼脂,可以在此步骤中加入并加热至完全溶解。
4、灭菌和倒平板:将混合好的培养基溶液进行灭菌处理,以消除其中的微生物污染。灭菌完成后,将培养基倒入无菌的培养皿中,形成均匀的平板。等待培养基冷却凝固后,即可用于接种微生物进行培养。
固体培养基的应用领域:
1、微生物学研究:固体培养基是微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它被用于分离、鉴定和繁殖各种微生物,如细菌、真菌和病毒等。通过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接种或涂抹接种,可以获得单菌落或菌苔,进而对微生物进行纯培养和特性研究。
2、医学和生物医学研究:固体培养基在医学和生物医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用于研究和鉴定病原微生物,以及检测和预防疾病。此外,它还被用于体外诊断,如生物芯片和组织工程等方面。
3、工业生产:固体培养基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如食品、饮料、制药和化工等领域。在食品工业中,固体培养基可用于生产和加工各种食品,如酸奶、奶酪和面包等。在制药和化工领域,固体培养基可用于生产各种生物药物和化学品。
4、环境科学:固体培养基也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科学领域。例如,用于检测和评估环境污染情况,以及研究和鉴定环境中的微生物群落。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环境修复和治理等方面。
培养基的定义、分类及制备培养基的步骤
培养基(Medium)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一般都含有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质、无机盐(包括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和水等。有的培养基还含有抗菌素和色素,用于单种微生物培养和鉴定。
按对培养基的了解分为天然培养基、组合培养基和半组合培养基
按培养基外观的物理状态分为液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半固体培养基和脱水培养基
按培养基对微生物的功能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
步骤: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搁置斜面
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