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水质污染(自来水检测)

大家好,自来水水质污染相信很多的网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自来水检测也是一样,不过没有关系,接下来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自来水水质污染和自来水检测的一些知识点,大家可以关注收藏,免得下次来找不到哦,下面我们开始吧!

一、水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1、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饮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或食用被这种水污染的食物而传播的疾病。介水传染病的病原体是细菌、病毒、原虫。他们来自人畜粪便、生活污水、医院以及畜牧屠宰、皮革和食品工业废水。介水传染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水源受病原体污染后,未经妥善处理和消毒即供居民饮用;处理后的饮用水,在输配水和贮水过程中,由于管道泄漏,出现负压,重新被病原体污染,称为二次污染。

2、氰化物:主要来自于炼焦、电镀、选矿、化工及合成纤维等工业排放的废水。氰化物急性和慢性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氰化物在体内酶的作用下可转变成硫氰酸盐,后者能抑制甲状腺聚集碘功能,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3、硝酸盐:水中硝酸盐主要来自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施肥后的径流和渗透,以及大气中的硝酸盐沉淀、土壤中含氮有机物的降解等。硝酸盐在体内外被还原成亚硝酸盐,后者可使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发生急性中毒;还可以转变成N-亚硝基化合物,具有致癌作用。

4、酚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主要来自于粪便污染和工业废水,如焦化厂、煤气发生站及化工、造纸、纺织印染厂等排出的废水。酚类化合物急性中毒可出现腹泻、口腔炎、黑尿等,慢性危害表现为记忆力减退、头昏、失眠、贫血、皮疹等。酚类污染水体后,可使水出现异味、异臭等。

5、水体中受到镉、汞、铬、铅等金属的污染,都可以引起急性、慢性及远期危害。

6、饮水氯化消毒的同时,会产生一系列氯化消毒副产品,动物实验证明这些副产品具有致突变和(或)致癌作用,有的还有致畸性和(或)神经毒性;水中受含氮、磷的生活污水污染,可造成湖泊等的富营养化,大量藻类繁殖,水质恶化;高层二次供水的水质污染,可使饮用者感到恶心、呕吐、腹胀,严重的甚至发生介水肠道传染病或慢性危害;许多内分泌干扰物排放到水环境、造成饮用水中内分泌干扰物的污染,其健康危害不容忽视;天然水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可引起地方性疾病。

二、长期饮用自来水有什么危害

平时不小心饮用一点自来水没关系,长期饮用是有危害的。长期饮用自来水的危害:

1、致癌物:自来水由于消毒手段还不够完善,大多数的自来来水饮用者,都会使用自来水,自来水在消毒的过程中,是利用漂白粉(剂)进行消毒,即使在努力的进行过滤,但是还是有少量或者微量的氯(漂白粉),在水自加热100℃就会产生三氯甲烷,是一种致癌物质。

2、引起过敏:氯对人体有很大的危害,它能刺激眼睛,鼻子,喉咙以上呼吸道等。引起急性肺水肿,浓度高时可以麻痹呼吸中区神经。长期吸百入低浓度氯会引起慢性中毒。

3、细菌感染:由于从自来水厂出来的饮用水要经过度给水管网输送到千家万户,途中很可能会遭遇二次污染。比如,水龙头停水,管内有沉淀物积聚的可能,消毒不够彻底的情况下,细菌知再繁衍。

平时我们在喝水的时候都会接多少喝多少,但是没在晚上的时候我躺在床上我就会接一杯水在旁边儿。假如晚上没有喝的话,那么在第二天早上起来想要喝水可能就会顺手的直接喝掉。

有些人在家乡都有自己的井,在这些人看来,自己打的井就是纯天然的,比外面的水要好得多。虽然说那些地下的井水水质量是比其他地方的好,但是这样的深水还是不要直接喝。

感冒时适当多喝水,主要目的是防止脱水、避免退烧药损伤肝肾,但喝水并非越多越好。临床发现,不少病患由于大量喝水,反而导致体内电解质失衡,引起低钠、低钾血症,继而出现恶心、呕吐、头痛,甚至昏迷等症状。因此,感冒时应适当喝水,而不是大量喝水、越多越好。

三、自来水究竟是如何被污染的

在刚刚过去的几年中,随着水源污染、水质发黄、有异味、毒器材等自来水水质污染公共事件的发生,自来水安全成为了人们切身的关注。

除了水源地水质下降、自来水厂处理工艺落后外,还存在输配水管网破损、用水单位二次供水设施老化、未能定期清理等现象。水质合格的自来水在经过这些环节后,被污染的几率大大增加。统计显示,我国水污染事件年均发生约1700起,如何保障饮用水安全已是全社会关注的热点。

例如,2014年5月底,太湖再次爆发蓝藻污染事件,造成当时无锡市自来水大范围发臭,居民生活用水严重吃紧,超市、商场的桶装水被抢购一空。污染主要原因是水源地附近蓝藻大量堆积,厌氧分解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H3、硫醇、硫醚以及硫化氢等异味物质。

地表水径流和河流是流域物质输移的主要特征,水体运动是污染物转移的载体,污染物从源头到湖泊的主要途径是流域河流系统,掌握流域水动力特性是流域水环境治理的关键和基础。

数年来,诸如国家科技部“973”等重点计划对湖泊富营养化过程和蓝藻爆发机制、水源水质改善、污染源控制和重污染湖泊生态重建等方面开展研究,已取得科学和技术突破。然而,水源地污染现状并不乐观。

环保部门之前发布消息称: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监测站点显示,近六成地下水为“差”,其中16.8%监测点水质极差。全国有2.5亿居民住宅区靠近重点排污企业或交通干道,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这一结果触目惊心,但也是意料之中。”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在水源地水质下降、自来水厂处理工艺和管网老化等制约下,尽管自来水厂出厂水质达到国家标准,但并不代表是健康的水。

《中国饮料》2014年6月曾报道,京津水源地,由于上游和沿岸红线范围内并未做到有效保护,导致有些水源地库区周边垃圾遍地、矿山乱采、水面开发旅游、网箱养鱼,水质遭到严重污染,使得作为饮用水的水源标准不断放宽。

“仅靠一、二类水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饮水需求,三类水也开始作为自来水水源。”水利部门曾公布,目前我国水库水源地水质有11%不达标,湖泊水源地水质较差,只有约30%达标,地下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仅有40%。

遭受污染的水源水体中,很可能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微生物、放射性核素、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等。

自来水中的氯是污染杀手之一。目前,我国城市自来水处理普遍采用加氯消毒处理,但氯气消毒的副产品会形成对人体有害的聚合物,因此水处理工艺之“脏”也令人担忧。

科学家已经证明,氯是导致人体癌症、心脏病等疾病的主要因素。几乎所有水厂都采用沉淀、加氯消毒的传统工艺来处理自来水。在其过程中,氯与有机物、腐殖物相结合生成三卤甲烷、卤乙酸等。这些都是比氯更为强烈的有毒污染。

活性炭吸附,是建立在常规给水处理基础上的一种经济有效去除水中各类微污染物质的传统工艺。常见的水处理流程为:

原水——(加入混凝剂)——澄清——过滤再利用活性炭吸附——清水出厂

活性炭主要依靠其高吸附能力的特性,有效去除水中的氯、异色、异味、杂菌和重金属等。活性炭是以椰子壳为原料,颗粒均匀,表面具有大量微孔,形成巨大的比表面积,1克活性炭能吸附微尘微粒的面积相当于约1400平方米大小。带活性炭的水过滤器也是目前市场销售最广的净水产品的核心。

硫酸铝是自来水处理过程中使用广泛的混凝剂,是去除悬浮物、胶体和色度的较经济的方式。

自来水净化处理后的出厂水质及其各项安全指标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但在输送到终端用户过程中的二次污染还难以避免。

自来水二次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输配水管网、小区二次供水系统。

自来水出厂后还要经过漫长的输配水管网以及高楼水池(箱)等中间设施。在传输过程中,水中增加的污染甚多,铁锈、污垢、杂菌、重金属等都直接影响用户端自来水的水质,它们互相影响,同时会产生更多的有毒化学物质。

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我国184个大中城市2000年至2003年管网水质发生污染达4323次。虽然近几年城市管网的二次污染频次有所减少,但市郊和农村地区的管网污染有增加趋势。

二次污染的常见原因,一是管道老化锈蚀、孳生杂菌、管网渗漏,假设与破损的排污管太近,更易受到污染。二是水池(箱)清洗消毒不及时、泥沙沉积、微生物孳生、死虫漂浮等,再次加重自来水的污染。在这些二次污染中,二次供水设备的污染最为突出。

四、二次供水设备的污染状况堪忧

二次供水指“单位或者个人使用储存、加压等设备,将城市公共供水经储存加压以后再供用户的形式”。

为保证高层建筑供水,二次加压配有蓄水池(箱),自来水在此停储,卫生疾控部门的正常监测不包含这个环节,一些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条件不堪入目,极易导致饮用者感染疾病。

供水企业在出厂水中会加放适量氯气,以达到在市政管网中仍有一定杀菌作用。但业内人士表示,自来水从出厂到居民家中,二次供水成“最后一公里”污染治理盲区。

曾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调研的武汉市水务集团总工程师邱文心说,一些二次供水设施的卫生条件不堪入目。二次供水设施归物业管理,有些小区的二次供水储水池常年无人负责清洗,存安全隐患。二次供水的水池容易变成微生物孳生的温床,产生淤泥、青苔,甚至红虫。这样的自来水色异味臭,直饮此水堪比服毒。

水龙头重金属超标也是二次污染源。

早上起来水龙头里的第一杯水,你是否用来刷牙漱口?上海市质监部门之前对水嘴产品进行的质量抽查发现,10个批次产品存在铅、锰或六价铬析出量超标严重的质量问题。晨起的第一杯水建议不入口。

这一次公布的水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显示,62个批次产品中,有23批次不合格,其中10个批次存在铅、锰或六价铬析出量超标。

另一次对面盆、浴盆和淋浴水嘴的监测结果同样不容乐观。全部抽检的29个水嘴样品均未在外包装或说明书中明示其是否可用于生活饮用水。19个样品铅析出量超过标准值0.005mg/L,4个样品锰析出量超过标准值0.01mg/L,2个样品的六价铬析出量超过标准值0.005mg/L。这样的水龙头放出来的不是“水”,而是毒。

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铅、锰和六价铬等重金属析出量超标的水嘴作为饮用水器具,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假设将重金属析出过多的水嘴误用于饮用器具将存在更大的潜在安全风险。

六、自来水污染的治理及解决途径

业内人士认为,解决饮用水被污染的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全社会参与,加大环保力度和治理资金投入,尽早让居民饮用到清洁健康的自来水。

1、水源地保护水源保护和隔离,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水源水质不受污染,但不能根本解决输配水管网和高楼水箱的二次污染。

2、水厂工艺改造自来水厂水处理工艺、设备优化改造。就当前而言,改造投资大,短时间内许多城市难以做到,再加上改造输配水管网,更是难上加难。

3、采取管道分质供水采用管道饮用水与非饮用水分质供水,我国的条件尚未成熟,只能限于新建小区。分质供水施工难度大、管网维护麻烦、投资高,水价难以让用户接受。

4、采用家庭终端净水设备家庭终端净水器可直接安装在居民家中管道或水龙头上,就可再次净化自来水,安装和使用方便,效果显著,费用低廉。因此,家庭终端净水设备或许是当前适合大众解决自来水水质污染最有效的方法。

关于自来水水质污染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