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关于功过格怎么写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功过格如何填写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功过格心得体会怎么写800字!!谢谢谢谢!!
1、《功过格》每日记载的内容是否可以具体化一些《功过格》每日一记,内容包括“日行一善”,“日行一恕”,“三省吾身”这三个方面,大部分学生能按要求完成每天的记载,但从记载的内容来看都比较单一,内容相似,比如借同学彩笔,借同学橡皮,谁骂了我,我没有跟他计较等等,由此可见他们每天关注的面都比较窄,仅仅是局限于学校活动,这可能与学生的年龄也有一定的关系。对于刚刚接触《功过格》孩子们来说,栏目的设定也许可以稍微具体一点,例如周一从“课堂行为”方面来记录功过格的内容,周二从“课间活动”方面来记录,周三从“劳动行为”来记录,周四从“人际交往”方面记录,周五从“家庭生活”方面来记录。将每天记录的内容具体化,让学生能够抓住记录的方向,有目标地记录,这样学生才会关注到生活的点滴,才能从生活中去感悟去反思。 2、《功过格》记载一周后是否可进行一次小结《功过格》学生每天记录,但收到的成效并不大,部分学生只是
把它当成一个任务在完成,对于每天的记录缺乏感悟体会。如果能在记录一周后进行一次小结,对一周的表现进行一次回顾,再次总结反思,不仅仅是加深印象,也是对自身行为的又一次提醒与约束,个人觉得不断的总结与反思还是有必要的。本学期的“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对学生来说是很有意义的,希望这个活动能够长期坚持下去,促进学生发展
二、功过格的填写例子
1、道士自记个人善恶功过的簿册。善言善行为功,登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入过格。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功过相抵,累积之功或过,转入下月或下年。声言功多者得福,过多者则得咎。道教以此作为考察和督促道士修养的方法。
2、《太平经》、《抱朴子内篇》早有劝人行善避恶之论,谓行善事者可长年,行恶事者减年夺算,视行善避恶为修仙之重要条件。
3、但道士自记功过,则是宋后仿儒而来。宋范仲淹、苏洵等均置有功过格,用以鞭策自己,循礼教轨道,行善去恶。后经明袁了凡倡导,功过格盛行于世。道教功过格区分“善恶功过”之基本点,仍是儒家之伦理纲常。所谓“置力于伦常,则心正而不乱”。
4、托名撰述有关功过格的小册子甚多,较著者有《太微仙君功过格》、《警世功过格》、《十戒功过格》等。
5、《太微仙君功过格》立功格36条、过律39条,凡为人治病、救人性命、传授经教、为人祈禳、劝人行善等皆记功;行不仁、不善、不义、不轨之事皆记过。《警世功过格》之“功格”规定“意善”56条,“语善”39条,“行善”72条;“过格”规定“意恶”59条,“语恶”57条,“行恶”121条。
三、日行一善记录表内容怎么写
1、捡起脚下别人扔的纸片,扔到垃圾箱里去。
5、看到不远处有人要过马路,把车在斑马线前停下来。
6、看到讨钱的乞丐,给他吃的。看到讨饭的老人,给他钱。
8、把单位会议室里坏的坐椅顺手修一修吧(当然,也要综合考虑自己的技术)。
9、请一个不熟的同事吃顿饭,不要理由。
10、天色晚了,看到路边摊的老阿婆还有一些香蕉没卖完,把剩下的全部买下来,让她早点回家。
“日行一善,功满三千”就是教导我们保持一颗善良的心,每天去做一件善事,这样就能够积少成多,达到三千功德,便消孽障成佛。虽然有些夸张,但是不无道理。善事不是让我们每天去做一些慈善或者救人救火啥的。只要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处处都能行善。
早起半小时,给全家做早点。出门扔垃圾的时候,顺手把邻居门口的扔掉。公交车上碰见老人孕妇,及时站起来让座。走路的时候把地上的垃圾捡起来保护好环境。甚至连吃剩的饭打包带回家不浪费粮食,对于别人的帮助能真诚的说谢谢,这都是善事。
四、功过格如何填写
1、具体操作就看你自己。画点。写正字。都行。没有一定的要求。
2、夺算十年,星渐破缺,其人灾衰疾病。夺其算寿二十年,星光殒灭,其人困笃,或遭刑狱。夺其算寿三十年,其星流散,其人则死。时去算尽,不周天年,更殃后代子孙,子孙流殃不尽,以至灭门。”故“为善者,善气覆之,福德随之,众邪去之,神灵卫之,人皆敬之,远其祸矣”。
3、《太平经·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称:“过无大小,天皆知之。簿疏善恶之籍,岁日月拘校,前后除算减年;其恶不止,便见鬼门。”同经《天神考过拘校三合诀》称,天地诸神共记人之罪过,三年一中考,五年一大考,“过重者则坐,小过者减年夺算”。
4、《赤松子中诫经》称人之寿命都有一百二十岁,以每年三百六十五日计,合四万三千二百天。“天上三台北辰司命司录,差太一直符,在人头上,察其有罪,夺其算寿。若夺一年,头上星无光,其人坎坷多事。
五、功过格有没有扶乩写出来的,哪些功过格可信
1、功过格是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初是程朱理学家们逐日登记行为善恶以自勉自省的簿格,后由僧道推行流行于民间,泛指用分数来表现行为善恶程度、使行善戒恶得到具体指导的一类善书。具体做法是把这类善书分别列为功格(善行)和过格(恶行)两项,并用正负数字标示。流传民间的功过格版本非常之多。较为有名的,应该就是《了凡四训》中提倡的云谷禅师授功过格。此功过格实际上是《文昌帝君功过格》的浓缩版。其功过记录如下:
2、救免一人死。完一妇女节。阻人不溺一子女。为人延一嗣。
3、免堕一胎。当欲染境,守正不染。收养一无倚。葬一无主骸骨。救免一人流离。救免一人军徒重罪。白一人冤。发一言利及百姓。
4、施一葬地与无土之家。化一为非者改行。度一受戒弟子。完聚一人夫妇。收养一无主遗弃门孩。成就一人德业。
5、荐引一有德人。除一人害。编纂一切众经法。以方术治一人重病。发至德之言。有财势可使而不使。善遗妾婢。救一有力报人之畜命。
6、劝息一人讼。传人一保益性命事。编纂一保益性命经法。以方术救一人轻疾。劝止传播人恶。供养一贤善人。祈福禳灾等,但许善愿不杀生。救一无力报人之畜命。
7、受一横不嗔。任一谤不辩。受一逆耳言。免一应责人。劝养蚕、渔人、猎人、屠人等改业。葬一自死畜类。
8、赞一人善。掩一人恶。劝息一人争。阻人一非为事。济一人饥。留无归人一宿。救一人寒。施药一服。施行劝济人书文。诵经一卷。礼忏百拜。诵佛号千声。讲演善法。谕及十人。兴事利及十人。拾得遗字一千。饭一僧。护持僧众一人。不拒乞人。接济人畜一时疲顿。见人有忧,善为解慰。肉食人持斋一日。见杀不食。闻杀不食。为己杀不食。葬一自死禽类。放一生。救一细微湿化之属命。作功果荐沉魂。散钱粟衣帛济人。饶人债负。还人遗物。不义之财不取。代人完纳债负。让地让产。劝人出财作种种功德。不负寄托财物。建仓平粜、修造路桥、疏河掘井、修置三宝寺院、造三宝尊像及施香烛灯油等物、施茶水、舍棺木一切方便等事。自‘作功果’以下,俱以百钱为一功。
9、致一人死。失一妇女节。赞人溺一子女。绝一人嗣。
10、堕一胎。破一人婚。抛一人骸。谋人妻女。致一人流离。致一人军徒重罪。教人不忠不孝大恶等事。发一言害及百姓。
11、造谤污陷一人。摘发一人阴私与行止事。唆一人讼。毁一人戒行。反背师长。抵触父兄。离间人骨肉。荒年积囤五谷不粜生索。
12、排摈一有德人。荐用一匪人。平人一冢。凌孤逼寡。受畜一失节妇。畜一杀众生具。恶语向尊亲、师长、良儒。修合害人毒药。非法用刑。毁坏一切正法经典。诵经时,心中杂想恶事。以外道邪法授人。发损德之言。杀一有力报人之畜命。
13、讪谤一切正法经典。见一冤可白不白。遇一病求救不救。阻绝一道路桥梁。编纂一伤化词传。造一浑名歌谣。恶口犯平交。杀一无力报人之畜命。非法烹炮生物,使受极苦。
14、嗔一逆耳言。乖一尊卑次。责一不应责人,播一人恶。两舌离间一人。欺诳一无识。毁人成功。见人有忧,心生畅快。见人失利、失名,心生欢喜。见人富贵,愿他贫贱。失意辄怨天尤人。分外营求。
15、没一人善。唆一人斗。心中暗举恶意害人。助人为非一事。见人盗细物不阻。见人忧惊不慰。役人畜,不怜疲顿。不告人取人一针一草。遗弃字纸。暴弃五谷天物。负一约。醉犯一人。见一人饥寒不救济。诵经差漏一字句。僧人乞食不与。拒一乞人。食酒肉五辛,诵经登三宝地。服一非法服。食一报人之畜等肉。杀一细微湿化属命以及履巢破卵等事。背众受利,伤用他钱。负贷。负遗。负寄托财物。因公恃势乞索、巧索,取人一切财物。废坏三宝尊像以及殿宇、器用等物。斗秤等小出大入。贩卖屠刀、渔网等物。自‘背众受利’以下,俱以百钱为一过。
16、许多古人都采用功过格来约束自己行为,培养自己的道德。有人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比如下面的灵验记录。
关于功过格怎么写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