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侏罗纪十大最强恐龙排名,以及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有哪些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最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侏罗纪有那些著名的恐龙
梁龙科迷惑龙属,包括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重量达30吨,据阿根廷新发现的恐龙大腿骨头,身高为4-5.5米高,身长为35米左右。这只恐龙比此前发现的最大生物还要重1.55万磅(约7吨)。
不过迷惑龙是较温和的食草动物。而它身体后半部比肩部高,但当它以后脚跟支撑而站立起来,可谓高耸入云。它可能生活在平原与森林中,并可能成群结队而行。迷惑龙曾经一度和雷龙混为一谈,现已证明它们其实是两种不同的恐龙。
是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骨骼化石首先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
梁龙生活于侏罗纪末的北美洲西部,时代可追溯至1亿5000万至1亿4700万年前。个体最长可超过30米,体重约10吨。鼻孔位于眼睛之上。它们的脖子无法抬高,推测是用来扩大原地进食面积的。
3.翼龙又名翼手龙(Pterosauria)
是一种已经灭绝的爬行类,共有近100多个品种。尽管与恐龙生存的时代相同,但翼龙并不是恐龙。希腊文意思为“有翼蜥蜴”,是飞行爬行动物演化支。生存于晚三叠纪到白垩纪末,约2亿10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
翼龙类是第一种飞行的脊椎动物,翼龙的翼是从位于身体侧面到四节翼指骨之间的皮肤膜衍生出来的。较早的物种有长而布满牙齿的颚部,以及长尾巴;较晚的物种有大幅缩短的尾巴,而且缺乏牙齿。
翼龙类的体型有非常大的差距,从小如鸟类的森林翼龙,到地球上曾出现的最大型飞行生物,例如风神翼龙与哈特兹哥翼龙,翼展超过12米,牙齿有10厘米长,有巨大的尖嘴。
是蜥脚下目的一属恐龙,生活于晚侏罗纪,它的名字是由古希腊文的“βραχιων”(前臂)及“σαυρος”(蜥蜴)结合而来,因它的前肢比起后肢大很多。
腕龙是曾经生活在陆地上的最大的动物之一,亦是所有最有名的恐龙之一。侏罗纪晚期的巨大草食性恐龙,名字的原意为“头部像手腕的蜥蜴”。
5.鱼龙(拉丁语学名:Ichthyosauria,来自希腊语ιχθυς,“鱼”和σαυρος“蜥蜴”)
是一种类似鱼和海豚的大型海栖爬行动物。它们生活在中生代的大多数时期,最早出现于约2.5亿年前,比恐龙稍微早一点(2.3亿年前),约9000万年前它们消失,比恐龙灭绝早约2500万年。有些鱼龙身体十分渺小,但还有些鱼龙身体很大。
迷惑龙的化石发现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俄克拉何马州、与犹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的Bone Cabin采石场与Nine Mile采石场。但迷惑龙的头颅骨是在1975年首次被发现,足足比命名迟了一个世纪。莫里逊组发现的迷惑龙化石,来自于第2到第6地层带。
与梁龙、重龙同是梁龙科的成员,但迷惑龙与它们的关系较远,所以与春雷龙、原雷龙共同分类在迷惑龙亚科之下。到21世纪迷惑龙属有了四个有效种,埃阿斯迷惑龙(A.ajax)、秀丽迷惑龙(A. excelsus)、路氏迷惑龙(A. louisae)及小迷惑龙(A. parvus)。
但是在雷龙被并入迷惑龙属后,质疑的声音就一直存在。2015年,由于雷龙重新成为梁龙科梁龙亚科下的独立属,雷龙属下包括有三个种:秀丽雷龙、小雷龙(B. parvus)及胸饰雷龙(B.yahnahpin),迷惑龙属下包括二个种:埃阿斯迷惑龙(A. ajax)和路氏迷惑龙(A. louisae)。
二、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有哪些
1、侏罗纪的恐龙大约有900-1200种。主要的草食性脊椎动物有原龙脚类和鸟盘目恐龙,以及类似哺乳类的小型爬行类,晚期巨大的龙脚类恐龙占了优势。
2、当时除了陆上的身体巨大的迷惑龙、梁龙、腕龙等,水中的鱼龙和飞行的翼龙等也大量发展和进化。
(侏罗纪早期)双冠龙、三叠中国龙、时代龙、单脊龙[、斑龙、冰脊龙
(侏罗纪中期)单脊龙、斑龙、和平中华盗龙、永川龙、中棘龙、皮尔逖龙
(侏罗纪晚期)单脊龙、异特龙、角鼻龙、依潘龙、食蜥王龙、蛮龙
4、长颈的素食恐龙有蜀龙、梁龙和雷龙;
5、两脚素食恐龙则以小盾龙、树龙和弯龙为代表;
6、有鳞甲的素食恐龙,像棱背龙和剑龙,也同时在侏罗纪时期出现。
1、侏罗纪(距今约2.05亿年~距今1.44亿年,爬行动物和裸子植物的时代)属于中生代中期.这一时期形成的地层称侏罗系,位于三叠系之上、白垩系之下。超级陆块盘古大陆此时真正开始分裂。大陆地壳上的缝生成了大西洋。非洲开始从南美洲裂开,而印度则准备移向亚洲。
2、侏罗纪之名称源于瑞士、法国交界的侏罗山(今译汝拉山),是法国古生物学家A.布朗尼亚尔于1829年提出的。由于欧洲侏罗系岩性具有明显的三分性,1837年,L.von布赫将德国南部侏罗系分为下、中、上3部分。1843年,F.A.昆斯泰德则将下部黑色泥灰岩称黑侏罗,中部棕色含铁灰岩称棕侏罗,上部白色泥灰岩称白侏罗。侏罗纪分早、中、晚3个世纪。
三、侏罗纪时代出名的恐龙有哪些
荒凉缺少植物的三叠纪过去之后,侏罗纪时代的地球则变得更加生机盎然了,天空晴朗,气候温和、雨水充沛、沙漠逐渐减少,成片成片的郁郁葱葱的树林出现了,不只有低矮的蕨类、藻类植物,还有高大的针叶树、银杏树,丰富的食物,适宜的环境使恐龙们迅速繁盛起来,前所未有的巨型恐龙们争相亮相,竞争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些庞然大物们在平原与树林之间游荡,粗大的脚印深印在泥土之上,这是它们休息时的景象。它们找食填肚子的时候又会是另外一副景象。食肉恐龙饿了,对比自己大几倍的食草恐龙也敢发起进攻,食草恐龙急了,对凶恶的食肉恐龙也会扫出自己的巨尾,抬起自己的巨腿攻击过去,尘土飞扬,树枝抖动,恐龙与恐龙之间进行殊死的搏杀,毫不手软。
这就是当时的侏罗纪恐龙生活的情景。
当然,每个时代都少不了明星,在恐龙的繁盛的侏罗纪就更多了。
羊毛龙:这种恐龙属于鸟脚类恐龙,它的骨盆样子象鸟的骨盆,是一种小型的食草恐龙,身长大约2米。走动的时候,既可以四肢着地,也可以用两条后腿行走,这种恐龙的化石发现于南非。
梁龙:这是典型的蜥脚类恐龙,长约26~27米,比网球场还大,梁龙脖子又细又长,上面顶着一个小脑袋,它的眼睛很大,视觉良好,鼻孔朝天,长在头的顶部。牙齿外形像钉子,长在嘴的前部,数目很少,顶多不过12~16个,它的脖子有7.5米多长,由15块颈椎骨组成。细长的脖子一抬头就可以伸到树的顶端,吃各种嫩叶,梁龙曾生活在北美洲。
腕龙:腕龙的拉丁文意思是长臂蜥蜴。它的体型仅次于地震龙。1900年,最早发现于美国的科罗拉多州。1907年,在坦桑尼亚也有发现,这次发现的腕龙标本显示它身长约23米,站起来有12米高,相当于3层楼房的高度,估计体重达80吨,它的前肢比后肢发达,这样能帮助它支撑较重的脖子,它的脖子长度可达10米。据估计,它一天要吃掉1500公斤植物,比大象多10倍,因此,可以想像它那不大的脑袋,不大的嘴只有一刻不停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此外,它还有一个蜥脚类恐龙共同的特点——鼻孔长在头顶上。
巨椎龙:这种恐龙发现于南非和北美,长着长长的脖子和尾巴,身躯笨重,身长达4米,当然,和腕龙比起来,它只能算是一种中小型的食草性的恐龙。它前肢发达,四肢粗壮有力。
欧斯尼龙:欧斯尼龙是当之无愧的小型食草性恐龙,身长不过1.4米,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嘴巴长得像鸟嘴,生活在北美洲的广阔地区,以吃蕨类和藻类为生。
尖尾龙:尖尾龙是剑龙家族中的一员,背上长有尖刺,身长4.6米左右,生活在欧洲地区,四足行走,头小尾巴长。
嗜鸟龙:它的名字又叫“鸟类的盗贼”,身形比较小,大约2米左右,这是一种肉食性恐龙,估计曾经以各种小动物或其它动物的蛋为食物,它们曾生活在北美洲。
角鼻龙:这个名字的意思是:“长角的蜥蜴”,样子十分凶狠,长着锋利的牙齿,在鼻子和眼睛上方还长有角,拖着一条长长的有力的尾巴,凶神恶煞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一个捕食的高手,角鼻龙是在北美洲出土的,它是典型的食肉性恐龙。
椎棘龙:在英国的南部地区曾经生活着椎棘龙。它们怪模怪样似乎从水里爬到陆上还没完全进化好。因为它们的背上长着一只巨大的鳍,椎棘龙用后肢行走,后肢比前肢长而且有力,这种恐龙的身长在8米左右,当然包括它那条长尾巴。
大龙:大龙长着一颗大大的头,一张开嘴,就露出锋利的牙齿,它头大脖子短,肌肉特别发达,下颚有力,这种长相一看就知道是以猎食其它动物为生的,它用两足行走,身长9米,尾巴长而有力,身体笨重。这种恐龙最初发现于欧洲。
虚幻龙:虚幻龙是一种大型的蜥脚类恐龙,曾生活在非洲北部,长着细长的脖子,长长的尾巴,体型巨大,曾一度被人们称做“雷龙”。
双冠龙:双冠龙长得有些怪,头顶上生长着一对骨质的冠子,身长大约6米,头尾以及牙齿都很长,牙齿锋利,呈刀刃状。它有大的眶前孔和有力的下颌,前肢比后肢短,后肢的骨骼愈合得很紧密,脚上有三只利爪。属于食肉性恐龙。
美颌龙:美颌龙属于兽脚类恐龙,身材细长,大约60厘米长,是最小的恐龙之一。第一个美颌龙化石标本发现于德国巴伐利亚省索伦芬石板石灰岩中。美颌龙身体结构轻巧,脖子修长而灵活,前肢短,后肢长,尾巴也较长。它的头骨中有空洞,因而变得更为轻巧,行动更为敏捷。牙齿虽小,但弯曲而又锋利,所有下颌的牙齿都长在眼窝之前,以捕杀小动物为生。
火山齿龙:虽然每次挖掘出来的火山齿龙化石都没有头部,但是,专家们还是看出来了火山齿龙似乎综合了三叠纪蜥脚龙和侏罗纪蜥脚龙的特点,头小,尾巴大,脖子长,身长约6米。这种恐龙最早出现在非洲的津巴布韦。
跃龙:这种恐龙称得上是霸王龙的老祖宗。是侏罗纪时期的兽脚类肉食性恐龙。跃龙面目可憎,头大,嘴大,口中长满了尖利的牙齿,尾巴粗大有力,后肢结实,每只前足上长有三只锋利的爪子,足以撕裂任何动物的皮骨。这种强悍的恐龙的身长11米左右,生活在北美洲,非洲以及澳洲的广大地区。
永川龙:是一种与跃龙相似的肉食恐龙。侏罗纪晚期(1.3亿年前)活跃在我国四川盆地一带,是当地的一大恶霸。体长8~9米,高约4米。在四川永川县上游水库曾发现了一具完整的永川龙化石。
气龙:这种恐龙又叫建设气龙,这样命名表达了研究恐龙的科学家对我国石油行业大力协助他们化石挖掘工作的感激之情。建设气龙曾生活在四川境内,它是巨齿龙科肉食性恐龙,它比晚期的肉食类恐龙轻盈,牙齿侧扁,外形像匕首,上面有锯齿,是用来撕裂食物的利器。它前肢小,后肢粗壮,主要靠后肢行走。气龙是侏罗纪时期当地恐龙动物群中的一方霸主,是植食性恐龙最凶狠的敌人。
剑龙:剑龙有骨质的剑刺般的甲板,所以,又叫骨板龙,它是1877年,由美国的马什教授命名的,剑龙身长4~9米,出现于侏罗纪中期,繁盛于侏罗纪晚期,到白垩纪早期就灭绝了,在地球上生存了一亿多年。剑龙的头很小,最早在美国发现,剑龙头骨只有35厘米长。所有的剑龙都是前肢短,后肢直立,整个身体就像一座拱起的小山,剑龙前肢有4个爪子,爪呈蹄状,特别能支持体重,甲片从脖子一直长到尾巴,呈三角形,有一排到两排,特征非常明显,很容易识别。剑龙曾经在北美生活过。我国也出土过类似的恐龙,如四川的华阳龙就是剑龙的一种。
华阳龙:是剑龙一种。生活于侏罗纪中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生存时代最早,又比较原始的剑龙。身长约4.3米。它的化石发现于四川自贡,标本相当完整。
合川马门溪龙:是生活于侏罗纪晚期(1.3亿年前)的蜥脚类恐龙,恐龙王国的巨人之一,非常有名。长颈、长尾、小脑袋,四足行走。全长22米,重几十吨,主要吃植物。它是亚洲最大的恐龙。化石产于我国四川省的合川县。
雷龙:化石发现于美国。它与马门溪龙是“同代人”,也是同一类型。体长23米多,重约30吨。它的尾巴末端又细又长,像鞭子。食肉龙来犯时,雷龙就拿“鞭子”狠命抽打它。
梁龙与马门溪龙、雷龙同时代、同类型的植食恐龙。化石在美国及欧洲都有发现,体长25米,尾巴特别长。
OK,关于侏罗纪十大最强恐龙排名和侏罗纪时期的恐龙有哪些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